近年来,泰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大军不断扩大,政府为此鼓励他们拿起锄头,扛上犁,投入乡村的农业建设——
“回归田野”——这一鼓舞人心的口号最早是由英国政府在二战时提出的。40年代初,纳粹德国的海军控制着大西洋的制海权,危及战时英国的食物和其它必须品的进口。丘吉尔首相恳求人们:“回归田野”,鼓励城市居民自己动手种植蔬菜、水果。一时,全国众多的农业新军纷纷开赴田野。
今天,“回归田野”的口号也在泰国被提出来了。但导致这一形势的不是战争,而是失业。由于失业人员的大量增加,泰国面临的危机已远远大于当初德国纳粹舰船对英国所造成的威胁。
今年3月,全泰国有近10万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但他们的前途可谓一片黯淡。为了度过目前的经济危机,私人企业,包括那些赢利的企业都在精减人员、削减预算,只有极少数的公司扩招新人。那么,如此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究竟该走向何方呢?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和学者提出建议,让这些毕业生回归田野,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国家农业的发展。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众多有关部门立即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批评者认为,让那些根本没有农业知识的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可行吗?连农民的子女都不愿遵循父道,又怎能寄望于城市的孩子来为农业献出自己的一生呢?
但正在雄心勃勃发起这一“让毕业生回故乡”运动的泰国教育及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安纳·帕亥玛斯坚持道:“这完全是一个态度问题,失业毕业生需要改变他们对农业的看法。当今泰国的农业非常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去发展,而大学生正可起这样的作用。”目前,基金会正在为传统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贸易及商业服务等四个就业方向挑选申请者,其中大多数是失业的毕业生,基金会将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培训。
安纳先生指责说,泰国原是个农业国家,然而这些年来的教育只是一味地为过剩的白领行业培养人才。而他所以要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去,是因为他相信技术与科学知识的结合能够使农村经济更有效地自我发展。“我们眼光务必放远一些。在农业领域有大量的就业机会。”
现在要断言安纳的“回归田野”运动能否成功还为时过早,但是实践证明人的观念是可改变的。旦龙·洋塞光猜是一位商人,他对此计划的积极响应给了人们一点启示。旦龙在沙没巴干的邦普励地区拥有几十公顷土地,今年1月,他宣布了一个惊人的举措,任何一名下岗工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一小块土地的种植权,期限由原来的2年增为5年。人们对此反应热烈,目前已有28个家庭移居到了他在帕卡农郊区的土地上,另外37户正在申请。
“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回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服务,是一个好建议。”经济学讲师差勒·洪拉乍伦说,这位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前执行主任认为,“为了保证这一计划的成功,必须首先让毕业生们意识到,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他们要清楚,从事农业一样是有利的。”
但是,差勒对此项工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并不乐观。他说:“不要因为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就业机会,就对此计划抱很大希望。到大学里去看看,学生们所受的教育是为了到银行和金融机构去工作,他们已经把受教育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当作人生的一段旅程。”
丘吉尔的“回归土地”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那是在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威胁下,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人说,失业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好好思考一下他们究竟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但总是被置若罔闻。也许这项计划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使学生的人生态度发生转变,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旅程,而不是终点。